“越是节假日,咱们越要上心。输煤皮带转得稳,灶上的火才能旺。”10月2日清晨8点,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储运中心的厂区里,“电气大拿”张志文蹲在输煤皮带旁,一边仔细检查飞速旋转的托辊旁那台巡检机器人的运行状态,一边对徒弟王波叮嘱道。
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承担着蒙东地区煤炭供应的艰巨任务,通过胜利露天矿开采出来的原煤在这里进行破碎、筛分、皮带输送、装运等生产环节,再经由火车专列运往各地用煤客户。张志文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驻守在煤炭保供的“前沿阵地”,保障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秋分过后,昼夜温差加大,对设备稳定运行构成考验。越是关键时期,输煤系统的巡查点检任务就越重。任何隐患若不能及时发现,都可能影响正常生产。尤其在低温夜间,皮带滚筒容易因打滑引发高温、异响等故障。巡检机器人的精准排查,成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在秋冬交替季节,我们以科技赋能安全生产,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这‘小家伙’巡检一周了,查出了好几处托辊有异响,为我们精准检修提供了保障。”张志文一边用指尖轻轻拂去巡检机器人外壳上凝结的白霜一边说。
检查完巡检机器人,张志文和徒弟又走向不远处的暖风管道。前几天,他们刚刚为这些“怕冷”的设备裹上厚厚的“棉服”。他伸手敲了敲裹着石棉的暖风管道,向王波叮嘱:“在这条长约40公里的生产线上,输煤溜槽、液压装置都怕冻,夜里暖风得开足,不然早上一结冰,煤就堵在槽里下不去了。”说话间,张志文掏出测温仪对准管道接口,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本子扉页上,还夹着一张父女的合影,照片里女儿笑着比“耶”,他站在旁边,工装领口别着的劳模徽章格外显眼。
“走吧,去下一个巡检点。”张志文合上笔记本,拍了拍徒弟的肩膀。在他们身旁,输煤皮带隆隆作响,正将“乌金”源源不断送往远方。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无数个像张志文一样的能源人正坚守在煤炭保供一线,他们缺席了小家的团圆饭,却守护了千家万户的温暖,用另一种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团圆。(记者 康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