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高飞,凭线牵引;党员流动,组织凝心。如何让流动党员像风筝一样,既能翱翔远方,又不断线迷失?
今年以来,吉水县创新实施以“红风筝”为品牌的流动党员管理行动,通过精心牵引“领航、教育、服务”三根长线,让全县2000余名流动党员如同高飞的风筝,虽远行千里,却始终线紧心连,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牵挂,实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牵紧“领航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
“周大哥,您最近身体怎样?这是流动党员微信群,以后会在群里发组织生活的通知。”近日,吉水县文峰镇城北社区干部欧阳琪拨通了流动党员周忠的电话,核对信息后,将他拉进了流动党员微信群。这样的“认亲”场景,正是吉水县开展流动党员摸底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了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吉水县采取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亲友联等方式,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确保流动去向、流出时间、联系方式、从业情况、组织生活情况一目了然。截至目前,该县共摸排流动党员2325人。
有了底数,更要建好“家”。吉水县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专窗,并制作流动党员全国分布图,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城市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人数较少、相对分散的区域,依托商会、人才联络站等组织或平台建立“吉先锋”暖流驿站。目前,该县已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5个、“吉先锋”暖流驿站4个,联系分散在各处的流动党员455名。
“无论走到哪里,组织的关怀都不会缺席。”吉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每月调度流动党员纳管情况,靶向施策解决存在的问题,真正让流动党员实现“流而有家”。
架稳“教育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各位党员,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大家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在群里交流心得。”吉水县冠山乡党建专干时常在流动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链接,组织党员开展线上学习。如今,这类“指尖课堂”已覆盖全县284个流动党员微信群。“我常年在外跑业务,没时间、没机会参加村里组织的集中学习,‘指尖课堂’让我能随时随地‘充电’。”在浙江台州务工的党员陈远清,常常利用午休时间在微信群里学习。
除了“指尖课堂”,流动党支部的“流动课堂”也办得有声有色。各流动党组织充分利用线下“吉先锋”暖流驿站、支部活动场所,见缝插针地组织集中学习;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扶困助弱、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1000余人次,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党性。
“每次返乡都能赶上补课,心里特别踏实。”乌江镇大巷村党员刘小刚告诉记者,县里抓住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流动党员返乡契机,组织党员学习。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补学1600余人次。
连实“服务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咱们公司在吉水的项目开工了。”近日,广州一家数字声光企业的负责人兴奋地向促成此事的吉水县驻广州市流动党员党支部报喜,“多亏了你们为我们穿针引线。”
项目落地的背后,是吉水县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每年为家乡提供一条招商信息、提一条可行建议、办一件公益实事的“三个一”活动。截至目前,该县流动党员已提供招商信息84条、建议143条。
在他乡,吉水流动党员同样是“吉先锋力量”。在北京,吉水县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刘志根深耕农副产品配送领域,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开展社区便民服务、社会治安维护、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荣获北京市“最美流动党员”责任担当奖。在广州、深圳等地,“一面旗帜两地红、争当流动吉先锋”活动持续升温,1000余名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亮身份、办实事。
“多亏驿站帮忙,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在广东惠州务工的吉水人小刘,通过“吉先锋”暖流驿站获取的就业信息,顺利入职当地一家物流企业。今年以来,吉水县流动党员党组织已为在外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216条,帮助34人解决就业问题。(邱慧龙 欧阳诗怡 记者 李 歆)
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便携式:小型背包伪基站】
价格13000usdt。小型便携式1个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价格16000万usdt。小型便携式2个运营商版,包含8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七八千条。
【车载式:车载2个运营商全频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2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更高端定制生产。需要更高配置的4G/5G伪基站,单独定制生产即可【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