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通过专项政策资金引导、重大项目引进与平台搭建,推动数字经济与VR产业深度融合。全国VR50强企业在此植根,本土VR企业在此成长,VR项目载体在此落成……红谷滩区VR产业生态圈日益完善,为江西抢占全国VR产业制高点注入强劲动能。”
● 政策引领 企业集聚
今年伊始,红谷滩区凭借专项政策资金的精准引导,不断加速引入和培育VR核心企业,促使数字经济与VR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企业引进方面,红谷滩区积极主动,成功吸引了一批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VR产业50强企业落户,包括中移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电信新国脉、北京格如灵以及上海曼恒等。中移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依托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5G与VR融合应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多个行业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电信新国脉则充分发挥其在通信领域的优势,积极推动VR内容的高效分发与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VR技术的应用场景。
在企业培育方面,红谷滩区同样全力以赴,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等多种途径,助力菱形信息、小核桃以及一境信息等本土VR50强企业深耕细作、扩展规模、提升效益。菱形信息专注于VR教育领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教育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及职业培训机构,为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小核桃则在VR娱乐领域表现出色,其打造的VR游戏体验馆备受欢迎,成为当地热门的娱乐场所。
“这些企业在红谷滩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为江西在全国VR产业链布局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红谷滩区科工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保障方面,红谷滩区积极落实《红谷滩区关于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核心区的扶持办法》,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红谷滩区凭借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区位优势,成功吸引16家全国数字经济百强企业江西区域总部入驻,汇聚了一批省级龙头企业。在全省入选的9家全国VR50强企业中,红谷滩辖区企业独占7家。
● 硬件升级 平台赋能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背景下,红谷滩区稳步推进VR产业项目建设进程。
南昌VR科创城是红谷滩区VR产业的集中地之一,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VR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南昌VR科创城着重打造了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VR展示中心。该中心作为展示VR技术成果的关键平台,自启用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重要嘉宾60余批次,总计近1000人次,有效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
在项目引进方面,南昌VR科创城成果显著。江西北斗通航数据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江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及医至初VR+智慧医疗病理诊断全国总部等重点项目已成功落地。“这些项目的入驻,不仅增强了红谷滩区在VR产业领域的影响力,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生态的集聚,为红谷滩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南昌VR科创城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南昌VR科创城二期的江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安工程已完工,一期一标段国产50P算力设备已经开展调试,将于10月中下旬亮相展示。该项目占地602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84.98平方米,总投资约5.8亿元,主要规划100P智算计算能力。项目使用新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江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聚焦产业需求,打造“国产+商用”AI算力,将极大地帮助招商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维护成本与风险,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VR项目建设如火如荼,VR平台也在持续赋能。作为教育部正式批复的全国唯一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依托西区已交付场地,累计接待参观者7000人次,组织各类短期培训3000人次,并成功举办30场各类比赛和会议。基地牵头成立了“全国虚拟现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成功获批为江西省青年企业技能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南昌市第十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及江西省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地位。
● 创新突破 生态融合
VR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实验室里的科研攻关也在同频共振。
在红谷滩区慧谷产业园,一座融合顶尖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高地——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正在拔节生长。作为浙江大学与南昌市人民政府携手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便肩负起赋能区域经济突破关键技术的使命担当,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与新一代工业软件等领域深耕不辍。
研究院汇聚了一支由63名高水平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围绕高性能硅基光子芯片、先进微纳超表面光学成像系统、新一代智能自主可信导航定位、基于AI的XR场景智能高效引擎及应用系统等前沿方向,研究院布局四大研究中心,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的创新体系,为VR技术升级提供创新源头供给。
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勇挑重担,从底层架构出发,自主研发国产三维引擎工具链,成功实现对国产CPU/GPU的深度适配。其渲染效率在信创环境下达到“亿级三角形、4K分辨率、60FPS”的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提供了坚实底座。“我们的相关技术已获批项目经费及成果转化金额超4000万元,并在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级单位实现示范应用,满足国防、工业领域全面落实信创国产化改造和替代需求。”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户红谷滩区以来,已建成15个专业实验室及中试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7项,完成技术成果转移扩散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8件,申请专利155项。其中,全息体光栅光波导材料制备等5项技术填补国际国内空白,3项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该中心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合作,累计开展技术人才培养超2000人次,并成功获批2024年江西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金专业群”——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群。更为出彩的是,该中心携手阿联酋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共建“中阿虚拟现实与智慧低碳联合实验室”,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红谷滩区的VR产业正以坚实步伐,走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刘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