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零发生!面对每年暑假防溺水必考题,宜丰县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这个拥有25万人口,水系纵横、山塘遍布的山区县,防溺水任务重、压力大,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成绩的取得,源于思路之变:今年以来,该县转变单一靠“堵”的防溺水思路,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创新实施“亲水护苗”工程,聚焦“乡乡有池,村村泳动”目标,根据各乡镇(场)实际情况建设免费便民泳池,从源头上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申报建设村级泳池86个,开工建设62个,投入使用45个。
如何建?因地制宜,巧用闲置资源
“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去野泳了!”9月13日,在桥西乡桥西村和城西村联建的泳池旁,正陪孩子玩耍的村民刘女士感慨地说。去年暑假,她还得时刻防着孩子偷偷去附近河里玩水,如今家门口有了免费泳池,既方便又安全,孩子开心,家长们放心。
这个总投资30万元、占地200平方米的泳池,不仅配备了标准化泳道、监控系统和全套救生设备,更衣室、卫生间和安全员室也一应俱全。泳池管理员告诉记者,自8月11日正式开放以来,平均每天七八十人入场,最多时有100多人。
“以前仅靠‘堵’,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关键是‘堵’不住。如今‘疏’‘堵’结合,劝阻未成年人野泳的次数较往年大幅下降。”该县主要领导道出了实施“亲水护苗”工程后的变化。各乡镇(场)在不违反国家土地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建设泳池,推动这一民生工程扎实落地。
就拿桥西村和城西村联建的泳池来说,泳池紧挨着桥西乡中心小学,周边小区众多,且靠近县城,位置优越。“泳池原本是城西村珍珠山小区内一块闲置土地,工程选址之初我们就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泳池建成投用后,周边村民纷纷前来玩水,就连县城居民也会驱车来玩,闲置土地变成了亲水乐园。”桥西村党支部书记易建国脸上笑开了花。
对于本就拥有亲水设施的乡镇,该县则鼓励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泳池。天宝乡平溪村利用闲置水上乐园改造建设泳池,节约了建设成本,盘活了闲置资源。
山区乡镇更是巧用自然资源控制成本。山泉、河流密集的黄岗镇、双峰林场将山泉水经沉沙过滤后引入泳池,不仅保证了良好水质,还降低了后期管理成本。
如今在宜丰各乡镇(场),小区空地变身免费泳池,废弃村小教学楼成了更衣室,闲置水上乐园重焕生机,甚至连池塘都改造成了安全的亲水乐园。
钱哪来?多元投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建设泳池需要资金,维护管理更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宜丰县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之路。
该县实施政府奖补为引导、社会捐赠为补充、村集体投入为主体的资金筹措机制,泳池建设资金足,后期管理有保障。该县明确,原则上“一村一池”建设标准不超过10万元,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自筹、爱心人士和企业家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后续维护资金按照每年每池1万元标准进行发放。
令人感动的是,工程实施后,社会各界热情参与。乡贤和企业家纷纷解囊相助,村民们也自发筹资,黄岗镇坳溪村乡贤龙启明一人就捐资2万元支持泳池建设,他说:“看到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玩水,这比什么都有意义。”
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不仅减轻了财政压力,更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芳溪镇中心泳池设计之初,进入泳池的道路恰好需要占用附近一户村民的部分宅基地。该村民二话不说主动让出位置。“泳池是孩子们的‘宝贝’,当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盼着早日建好投用。”芳溪镇上屋村党支部书记熊雪峰说。
怎样管?标准统一立足长远
每个周末下午3点,新庄镇集镇泳池管理员准时打开大门,家长和孩子们排队登记后有序进入泳池。防护栏上,游泳安全须知海报格外醒目。
“根据县里统一规定,人员进入泳池要登记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认真阅读安全须知。”泳池管理员翻开厚厚的人员出入登记手册对记者说,各乡镇(场)免费便民泳池都建立了一套监控设备、一组救生器材、一个急救箱、一套广播系统“四个一”应急体系。不仅如此,泳池均设有防护栏,张贴了醒目的警示标识,悬挂着责任人、安全员、管理员告示牌及村委会值班表。
更令人称道的是,各地以泳池为阵地,吸引企业开展长期合作,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管理,确保运营可持续。
“手扶好浮板,脚用力踩水……”9月15日,开学第二周,县教体局在芳溪镇中心泳池现场开展“开学第一课 安全记心间”活动,游泳教练向周边500余名中小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传授游泳技能。
“泳池不仅是孩子们玩水的场地,还是我们开展特色活动的阵地。”熊雪峰介绍,村委会对泳池的长期运营有着清醒认识和详细规划:与县城红商城健身俱乐部合作,开设游泳课程;与当地红色粮仓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在团建活动、夏令营活动中加入泳池项目;与当地企业合作举办游泳、航海模型比赛,实现泳池利用价值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
宜丰县“亲水护苗”工程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一种以“疏”代“堵”的治理智慧,一种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分布在乡村各处的泳池,犹如一个个“安全方舟”,不仅圆了孩子们的亲水梦想,更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记者 张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