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和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召开“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成效新闻发布会。“我省‘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自然资源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宋斌介绍说。
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总体形成。我省通过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构建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完成省级、设区市及赣江新区、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加快编制审批1339个乡镇总体规划。有序推进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审批,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0%。建成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基本实现“三区三线”动态监测和规划全流程管理。
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省批准建设用地91.97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41.99万亩,保障302个“1269”行动计划项目和208个“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引领性项目用地。新发现矿产地153处,其中战略性矿产地47处。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广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总金额174.57亿元。向160余个部门(单位)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其中地形图4.56万幅,是“十三五”时期的2.12倍。
聚焦“守牢底线”,我省不断构建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全省耕地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同时,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稳定在4.12万平方公里。建成绿色矿山262座,占在产矿山数量的45.8%,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国前列,高水平资源生态保护基础更加坚实。
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我省深入推进全省建设用地提质增效。13个县(市)被认定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标准地”供地比例由2020年的39.3%提升至2024年的70%;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9.97万亩、闲置土地26.59万亩。2021—2024年,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6.91%。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资源枯竭的矿山实行“关停并转”,全省矿山数量由2020年的2414座减少至2024年的1960座。
加快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现全国首个森林资源、首个液体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出不动产“带押过户”“交地(房)即交证”等便民措施,推进“保交楼”“保交房”办证工作。实现中部地区六省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十四五”以来,我省自然资源系统聚焦“治理增效”,高效能惠民安民更加可感可及。 (全媒体记者朱兆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