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09:35 来源:央视网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常常突如其来。心脏骤停、异物卡喉、意外创伤。这些突发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人数高达500万。但是许多生命本该有机会被挽救,却因为现场急救不及时而留下遗憾。今天的朝“问”健康,让我们一起学习急救知识、破解常见的急救误区,成为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者”。
心脏骤停该怎么办?
心肺复苏+体外除颤
心脏骤停,是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医生介绍,如果骤停超过4分钟,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救治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而急救车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才能最快速地挽救生命呢?
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当患者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通过人工方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其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最低限度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以维持生命,直到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或医疗救援到来。
胸外按压要点,将手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双手十指相扣,上方手指翘起,手臂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按压深度5到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以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持续进行。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的便携式急救设备,专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
心肺复苏与体外除颤相结合,能大大提高生存率。
海姆立克急救法
医师教您如何做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有意识的、窒息的成人和儿童的首选急救方法。对于不同人群需要采用正确的冲击部位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 于悦:首先站到被噎住的患者的身后,让她两脚分开,可以用一只脚插到她两脚中间,有一个支撑,然后她稍微往前弯一下腰。左手握拳,空心拳,放到肚脐儿往上大概两指左右的高度上,然后用的右手成一个掌心把拳头包住,斜向上进行5次冲击。如果发现这个患者已经有异物咯出,这个施救就是成功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特殊人群的施救,方法并不相同。对于1岁以下婴儿,腹部冲击法会严重损伤其肝脏,因此,应采用 “背部叩击法” 和 “胸部冲击法” 交替进行。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 陈志:对于小婴儿来说我们用“三明治”的手法,把婴儿抱起来,把他头冲下,用大鱼际拍击他的两个肩胛中间位置,一秒一次快速拍击,一共拍5次,翻过来以后,再用两个手指在两乳头连线下方这个位置进行5次冲击式按压,一秒一次,反复操作,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对于明显怀孕或腹部肥胖无法环抱的患者,冲击部位应从腹部上移至胸部,即胸部冲击法,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手法相同。
规避急救误区
专家教您这样做
关于急救,民间有很多的土方法,这些方法都正确吗? 一起来听专家解读。
“被毒蛇咬伤以后可以用嘴吸出它的毒液”这样的做法对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郭维: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对于施救者来说,也很危险。因为在口腔当中,有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伤口,在吸入这些毒素的时候,施救者也很容易让毒素进入到自己血液循环里边,他也中毒了。
“扭伤之后采取热敷 伤口好得快”这种说法对吗?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 陈志:这个方法是不对的,如果热敷的话,会加重血肿,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更加障碍,血肿更加明显,不利于恢复。所以,在24小时之内都不能热敷。可以拿几块冰或者是人造冰,但是要裹上毛巾,不能直接和皮肤相贴,然后在局部降温,降温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过了20分钟可以再来一次,可以持续1~10次左右,间断进行,24小时到48小时之间可以观察,然后48小时之后,如果局部还有红肿,可以在医疗指导下进行局部的热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