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靖安县双溪镇大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欢声笑语在人群中回荡,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开展。近年来,双溪镇组织开展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破除比排场、讲阔气的陋习,树立淳朴清朗、崇德向善的新风尚,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居、吹进群众心里。
基层一线设讲堂
“倡导文明婚俗,倡导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曹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移风易俗宣讲员兼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叶存浩的讲解声在村口的樟树下响起,将移风易俗的理念送到村民心间。
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跟进到哪里。从田间地头到企业工厂,再到学校和工地,双溪镇移风易俗宣讲队精心设计选题,采取“订单式”宣讲,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安排内容,从小切口突破,关注百姓民生诉求,紧盯群众的烦心事、日常事、邻里事,使政策宣讲接地气、聚人气,让理论传播在一线、答疑释惑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今年以来,双溪镇移风易俗宣讲队已开展100余场基层宣讲活动。
婚俗改革树新风
“在马尾山村,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举办地方传统特色婚礼。今年6月,村干部涂瑞庭就带头用‘零彩礼’为真爱减负。”马尾山村党支部书记程业虎笑着说。
在涂瑞庭看来,高价彩礼并不是幸福生活的保证金,她对父母说:“彩礼不仅会给男方家庭带来负担,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让涂瑞庭欣慰的是,父母欣然接受了“零彩礼”。“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带起头来,为引领文明新风出力。”
为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双溪镇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高额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具体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在全镇成立6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通过发放宣传单及宣传手册、事例讲解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村星舞台”润心田
没有华丽的服装道具,没有炫目多彩的灯光特效,主角就是村民自己,家门口的乡村大舞台就是村民的“秀场”。眼下,大桥村党支部又为即将到来的“村星大舞台”晚会开始忙碌起来。
快板声声,旋律悠扬,“村星大舞台”上,几名50多岁的妇女正在排练快板舞《移风易俗新风尚》。舞台下,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到了饭点也不舍得离开。
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舞的是乡愁。大桥村积极搭建突出地方特色、原汁原味、自导自演的“村星大舞台”,广泛挖掘动员有想法、有才艺的村民,登台演绎自己和村庄的故事。
“村星大舞台”的文艺志愿者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将好人好事、移风易俗等内容编成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等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文艺+宣讲”的形式,用小节目演绎大道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让广袤的农村成为一片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希望田野。(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