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竹御景小区后门垃圾清理不及时,建议转交城管部门限时解决。”这句话用红笔醒目地圈在高龙祖的工作日志本上。近日,在宜丰县社区管委会渊明社区的民情分析晨会上,曾任县直单位“一把手”如今退居二线的高龙祖,牵挂着居民的“小烦恼”。该县深化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改革,通过搭建多元化履职平台,让退居二线的职级干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在“一线”焕发活力。
宜丰县现有213名退出领导岗位的职级干部,该县深化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改革,通过采集每名职级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个人意愿等信息,形成“一人一档”,建立健全职级干部人才库。同时,结合发展需求,聚焦专项督导、领题攻坚、招商安商等六大领域,与职级干部开展座谈访谈,征集74条意见,推动职级干部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促进多元化履职。
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宜丰县将职级干部分层分类,构建A、B、C三级体系。A类干部曾担任县直单位党政正职,由组织部门直管;B类干部未任过党政正职,抽调参与专项工作,由职能单位统筹;C类干部则在本单位留用。这一创新模式,解决了以往“管理松散化”问题。通过建立纪实台账和专项进度追踪,职级干部告别了“报到不履职”的状况。
宜丰县聚焦改革发展主线,出台职级干部参与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围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设置15项具体专项工作,制定23项任务清单,选派30名职级干部(A类18名、B类12名)担任专项工作特派员。黄立新从县财政局局长岗位退职后,主动请缨担任“书记领航”项目组组长,设计“三级联动会审”机制,大幅提升民生问题解决效率。
为确保退居二线的职级干部“干得好、考得好、管得好”,宜丰县将其全部纳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实施分类分线考核。A、B类职级干部年度考核由组织部门牵头,A类采取“分管县领导评价+职能单位测评”,B类采取“职能单位评价+民主测评”,C类在本单位考核。建立履职情况定期调度机制,客观公正评价职级干部履职情况。同时,实施“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对不作为者视情况给予组织处理或降低职级,及时纠偏苗头性问题。
通过深化改革,宜丰县盘活了职级干部资源,点燃了职级干部在“一线”二次创业的热情。今年以来,该县职级干部深入“一线”,贴近基层服务民生,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其中20名职级干部与“青苗工程”年轻干部结成帮扶对子,传帮带教氛围日益浓厚。据了解,高龙祖在晨会上提出的垃圾清理问题,已通过城管部门限时督办得到解决,秀竹御景小区居民纷纷点赞。(全媒体记者邹海斌 通讯员黄婷、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