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雅加达10月31电 (记者简承渊)10月中下旬,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资助、中国外运主办、外运海外和平澜基金会承办的C ME FLY海外青少年物流研学营先后在阿联酋与印度尼西亚两地圆满结营。研学途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和职业的憧憬,在中国外运的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徜徉于科技、文化与友谊交织的多元旅程,感受着现代与传统共振的深层魅力。

海外青少年物流研学营学员在雅加达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在中国外运阿联酋Jafza自贸区仓库与印尼雅加达5G智慧物流中心的实地研学中,学员们亲手操作自动化设备,感受从入库、分拣到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自动化高位叉车、潜伏式机器人、多层料箱穿梭系统等智能设备的协同作业中,他们亲身参与货物扫描、智能分拣与数字化库存管理等环节,全面了解物联网、5G通信及AI视觉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

研学营学员现场操作物流操作流程。主办方供图
在雅万高铁的体验中,时速350公里的运营实况生动展现了中印尼合作交通旗舰项目对区域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价值。这段集智能仓储、跨境运输与数字管理于一体的实践经历,让学员们对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了系统认知,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行业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完全颠覆了我对物流的认知,原来物流早已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场科技与智慧的完美融合。”沙迦大学苏丹籍学生Awab Abdulsattar Awad。
在中阿经贸交流中心,来自伯明翰大学的印度籍学生MUDIT DHINGRA小心翼翼地将螺钿片贴在漆器上,沉浸在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之中。

研学营学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螺钿制作。主办方供图
在万隆的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学员们通过4D技术“回到”1955年,重温那段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时刻。“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重新燃起火花。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的专题讲座,更以古老的“时辰”为引,串联起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这场文明对话增添了历史的深度。

研学营学员在万隆会议中心参观交流。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我们来自不同国家,却在这几天里成为了跨越时区的朋友。”沙迦大学的沙特籍学生Fadi Muhammad道出了所有学员的心声。
从迪拜到雅加达,从物流科技到文明对话,这群年轻人用他们的好奇做针、热情做线,编织了一张跨越国界的青春网络。而这张网络,正轻轻托起一个更加互联、包容、和谐的世界。
青春不散场,友谊无国界。随着两站结营仪式相继完成,第二期C ME FLY海外青少年物流研学营画上圆满句号。学员们不仅在智慧物流中探索未来,在文化交流中拓宽视野,更在团队协作中收获了真挚情谊。

海外青少年物流研学营学员在画布上手绘友谊之画。人民网记者 简承渊摄
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80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5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3~4个运营商版】
价格2.5万usdt。包含16个band频以上。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