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正在进行空中加油训练。作者提供
晨曦微露,秋风渐起,南国某机场引擎轰鸣,空军航空兵某旅多架战机蓄势待发。
“计时起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机依次升空,一场跨昼夜空中加油飞行训练拉开帷幕。
战机升空后迅速编成战术队形,采取隐蔽出航方式飞赴任务空域。飞行途中,编队突然遭遇强气流扰动,战机出现剧烈颠簸。在长机指挥下,各战机飞行员沉着冷静,调整编队队形迅速疏散。成功克服强气流影响后,编队各战机重新集结并组成加受油预备队形,向加油空域挺进。
云端之上,战鹰列阵。抵达目标空域后,加油机率先做好准备,缓缓伸出加油软管,两架受油机紧随其后。受气流影响,软管末端的锥套不断晃动。受油机飞行员精细修正飞行姿态,稳稳操控战机保持最佳高度与速度。
“保持速度差”“准备对接”……一连串指令声中,受油机不断靠近加油机。“咔哒”一声脆响后,加油探头与锥套稳定对接,加油作业随即有序展开。完成加油后,受油机迅速脱离,后续多架战机依次进入阵位,展开多批次加油训练。
“空中加油犹如云端‘穿针引线’,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有着较高要求。”该旅飞行教员李松柏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持续强化航理学习、座舱实习、地面模拟训练,不断夯实飞行员基础技能。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开展结对帮带活动,组织资深飞行员为年轻飞行员“一对一”指导,不断提升年轻飞行员的实操能力。
低空突防、电磁对抗、多目标拦截……加油训练结束后,战机编队接续展开高强度战术课目训练,燃油消耗较大,编队随即再次进行空中加油。
夜幕降临,战机轰鸣。飞行员童如昕驾驶战机顺利进入加油阵位。夜间能见度低、目视距离短,极易出现飞行错觉,童如昕每一个操作都格外谨慎。受侧风和低空乱流影响,加油机软管摇摆不定。他严格按照动作要领,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方式精准操纵杆舵,不断修正侧风带来的航向偏差。夜幕中,战机不断向加油机靠拢,3米、2米、1米……受油探头与锥套对接,航油被迅速注入战机。
夜色渐浓,海天融为一体。一架架战机如同暗夜中的猎鹰,一次次成功完成云端“穿针引线”。
训练结束,战鹰返航,参训飞行员们马不停蹄地展开复盘。记者在讲评室里看到,飞行员们逐架次分析飞参数据、评估操纵质量,针对不足制订改进措施。“作为延长续航时间、提升作战半径的重要手段,空中加油能有效提升战机远程作战能力。”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将持续强化空中加油训练,不断锤炼部队作战能力,确保随时升空、制胜长空。(陈云、向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