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9月10日,5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应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宣传部、统战部邀请,走进新城区重点项目进行参观调研。在现代奶产业链大厦,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让参观者频频点赞。
步入大厦大堂,“红色驿站”一站式服务平台格外醒目。这里集成党务办理、政策咨询、人才服务等20余项功能,建立“企业点单—中心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我们在大厦党建阵地的牵头下,组建‘乳业数据共享联盟’,整合数据资源,入驻的中小奶企库存成本降低了15%,效率也大幅提升。”内蒙古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维介绍。
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楼小二”团队也广受好评。“现在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人帮忙解决。”入驻大厦的现代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座覆盖养殖、加工、金融等奶业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厦,已吸引171家企业入驻,正加速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这里,不仅是企业集聚的发展高地,更是党建引领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样板。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创新推行楼宇党建、网格管理和红色服务等模式,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政策宣讲、法律援助、人才服务等专业志愿服务队的组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组织一起建、阵地一起用、活动一起办、公益一起做、成果一起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两新”组织集聚的科技城片区,由新城区委社工部、街道和科技城科级干部组成的13支党建服务小分队,进驻各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企业。
万通路街道党建服务小分队在走访东方智海楼宇时了解到,入驻企业荣氏文化旅游发展(内蒙古)有限公司的党组织组建方面存在困难,立即安排党建指导员上门服务。
“我们真的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党支部组建,还帮助指导我们开展了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企业负责人连声称赞,“现在有了党支部,就有了更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少青年员工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新城区其他商业集中的地区,也已陆续搭建起对企服务平台,推行党员志愿者“跑腿专员”模式,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精准回应需求。结合惠企纾困等工作,形成“点单式”精准服务机制,实现企业有所呼、街道有所应,倾心化解企业焦点问题,跑出服务营商环境“加速度”。
“目前,新城区已成立10个商圈综合党委、8个楼宇综合党委。职工1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74家、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19家,均100%建立党组织。”新城区委社工部部长张利君表示,新城区将持续延伸组织触角、升级服务场景、构建生态闭环,系统推进党建、营商、治理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共进。
夜幕降临,“红色驿站”里的党徽与写字楼外的灯火交相辉映。
在这里,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的温暖服务、可感知的发展动能、可期待的美好生活。(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