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内蒙古第五届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召开,来自全国长城沿线10余个省区市的百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长城历史文化研究、遗产保护实践、文旅融合发展、精神价值传承等议题进行深度研讨,并发布了新书《长城骄子》《何以长城》。
据悉,巴彦淖尔市境内共分布有5道长城遗址,总长1020.864公里,分别为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脚下的赵北长城(长度53.243公里)、穿越乌拉山至明安川的明安川汉长城(长度16.382公里);分布于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与磴口县境内阴山山脉的秦汉长城(长度248.973公里);分布于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境内阴山北麓的汉外长城南线(长度356.487公里)、汉外长城北线(长度345.779公里)。再加上鸡鹿塞、高阙塞、光禄塞,形成了巴彦淖尔独具魅力的长城文化景观。站在山顶极目远眺,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或隐隐约约,或清晰可见,一路依山就险、起伏曲折,气势磅礴、雄奇壮观。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积极申请文物保护工程立项,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修缮工程,先后在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挂牌成立长城保护工作站;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巴彦淖尔市秦汉长城广申隆段、同和太—东希日朝鲁段、汉长城西尼乌素段、汉代鸡鹿塞障城遗址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巴彦淖尔至包头秦长城被列为万里长城形象标识段,高阙塞、鸡鹿塞、光禄塞等障塞被列为万里长城形象标识点,已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
本次研讨会为期2天,以“中华文明耀北疆,长城两边是故乡”为主题,旨在大力弘扬北疆文化,传承长城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以学术研究赋能长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记者 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