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快进来歇会儿,还能给手机充电。”9月1日中午,在樟树市淦阳街道杏佛社区的爱心驿站门口,志愿者刘赛把几名满头大汗的外卖小哥迎进门。
驿站不大,却很温馨。靠墙的货架上,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应急药品摆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着几张软椅;角落里的微波炉上贴着“热饭请找志愿者”的字条,桌上的电饭锅里,还装着冰绿豆汤。
“以前天热跑单,渴了只能到便利店买水,手机没电更是急得团团转。”外卖员黄强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喝着绿豆汤,“现在累了到这里能歇脚,渴了有水喝,心里踏实多了。”这处让户外劳动者频频点赞的爱心驿站,是杏佛社区“点单式”服务的一个缩影。
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高阳告诉记者,今年初,不少骑手、环卫工人反映在外奔波没个歇脚地,社区立刻行动,不仅腾出空间建驿站,还发动辖区超市、药店等商家捐赠物资,许多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驿站建设与服务,这里渐渐成了往来居民、户外劳动者、新就业群体奔波路上的温馨补给站。
成立于2007年的杏佛社区,管辖着4个住宅小区、近5000名居民。这些年,社区把3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全能服务站”:既有能提供65张床位的居家养老中心,也有覆盖幼儿园、菜市场、医院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还以“群众点单、社区接单、志愿者买单”的方式,满足居民需求。
“孩子放假没人管,能不能帮忙看着点?”每到假期,社区都会接到不少双职工家长的求助单,而假日课堂就是社区给出的暖心回应。今年暑假,40名6岁以上的孩子走进社区课堂,10岁的小刘就是其中之一。小刘的爸妈在外地打工,往年暑假,他只能和奶奶在家看电视,今年却跟着志愿者老师学起了美术。“我画了一艘宇宙飞船,老师说我画得特别棒!”小刘举着色彩斑斓的画纸,高兴地说。课堂上,志愿者不仅辅导功课,还教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让孩子们的假期充实有趣。
社区的“菜单”上,贴心服务还有很多。社区广场上,经常有公益活动,拉链坏了可以换、钥匙丢了直接配、鞋子坏了现场补、电器坏了现场修;医务志愿者为居民开展口腔检查、测量血压、血糖;社区还定期在养老中心开展爱心义剪,志愿者一边给老人剪头发,一边陪老人唠家常。
去年,千禧花苑的居民向社区“点单”,反映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社区立刻联合住建部门和城投公司工作人员到小区摸排,最终选定在3栋和24栋之间修建电动自行车棚。今年5月,三排崭新的电动车棚建成,60个充电接口整齐排列,还装了防雨棚。“现在下楼就能充电,太方便了!”居民李娟说,如今,小区里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环境更整洁了。
从爱心驿站的一杯绿豆汤,到假日课堂的欢声笑语;从免费修家电的贴心,到解决充电难的务实,杏佛社区用“点单式”服务架起民心桥,让居民的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让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记者 付 强 实习生 熊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