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花馍、赶年集、品民俗、看非遗,市民游客沉浸其中,其乐“龙龙”。2月10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最低气温降到零下2度,但老北街龙腾狮跃、年集喧闹、游人如织、热火朝天。郧西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这条百年老街散发出的民俗文化味和浓浓的年味。
“玉满堂”里探宝、咖啡店里休憩、火锅店里涮羊肉……漫步老北街,餐饮店、汉服馆、花店、戏楼等随处可见。这条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老街,如同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承载着郧西人独有的城市记忆。
糖画摊前,老师傅娴熟地拿起糖勺挥舞。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糖画龙便成了形,孩子们排着队,迫不及待地等着能拿上一条好看又好吃的糖画龙。
糖画师傅正在给小朋友制作糖人。孟莹摄
“我要一个小老虎!”“再画一只蝴蝶吧!”……糖画展位前,一群小朋友将小摊团团围住,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的一招一式。
只见师傅手执小圆勺,舀起小锅中的麦芽糖稀,在银白色的铁板上作画。晶莹剔透的糖液缕缕洒下,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蝴蝶便呈现在众人面前。等到糖的温度降下,糖画逐渐定型,老张便把竹签往上一贴一提,一幅作品正式出炉,惟妙惟肖的神态引得游客争相叫好。糖画师傅是郧西手工糖画第五代传承人。
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风采,非遗展现场热闹非凡。
老北街的“乞巧花馍”,好吃又好看的造型吸引路游客驻足观赏,空气里弥漫着面香、馅香,游客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
“现在正是春节期间,预定花馍蛋糕的特别多,一般定的都是一层或者两层的,上面有福袋、元宝、花朵等各种造型。”店主卢芸表示,花馍承载了不少人的年味记忆,不仅是象征着美好生活“蒸蒸日上”的艺术品,还是幸福的年味!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乞巧花馍技艺传承人卢芸的指导下,游客们纷纷加入制作花馍的体验活动中,随着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花馍出锅,游客们吃着亲手捏的花馍,口感格外香,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们一家都是郧西人,但是孩子是第一次见到花馍,他感觉特别新鲜,通过这样的体验参与,让孩子了解了花馍的由来,对传统的郧西文化也是一个延续和传承。”市民王永丽说。
舞龙舞狮工作人员正在老北街表演。徐军摄
据了解,从农历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七,郧西县将在老北街持续性开展郧西三弦、织女绣等非遗表演活动,为市民游客送上精彩的文化“大餐”。通过传统服装秀、变脸、糖画、舞龙舞狮等非遗元素,充分发掘郧西本土特色,为市民提供寻忆年味、新春游玩的新生活场景,同时也让郧西迎来春节带来的商业活力和消费张力。(邹景根 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