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神经末梢”。湖北省巴东县以村规民约志愿服务积分制调动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小积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这几个月腿都疼,路都走不了,头发硬是要剪了,看着太邋遢了,能不能麻烦你们帮我请个人到我家里来剪一下头发?”10月12日,家住茶店子镇梅花山安置小区的老人向长翠拨通了社工站工作人员龚厚玲的电话。
“当然没问题!”龚厚玲在电话里爽快应下后,发布“帮助行动不便老人上门理发,招募1人”的志愿服务任务,随即就有志愿者领取了任务。
半小时不到,志愿者涂永秋就来到老人家中帮助其理发,涂永秋也获得5分志愿积分。
小小积分有何能量?巴东县以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向芙蓉介绍,村(社区)居民可在湖北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板块注册成为志愿者,领取村(社区)发布的任务,开展村规民约志愿服务。
村(社区)根据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及时长,按照一定标准换算成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服务,以及到辖区内市场主体处兑换消费、折扣等。
“小积分有大能量。积分制增强了村(社区)服务效能,吸引众多志愿者主动参与,帮村(居)民解决了不少麻烦。现在,越来越多的村(居)民遇到困难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巴东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治理股工作人员介绍。
暑假公益托管班。
“小积分”增强志愿服务活力
巴东县信陵镇大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5690人,每到寒暑假,社区众多孩子的生活学习、假期安全等问题尤为突出。
7月25日,巴东县以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大坪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花样暑期·欢乐一夏”未成年人关心关爱暑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度过多彩缤纷、充满无穷乐趣的暑期生活。
家住大坪社区的居民向清平是该活动志愿者之一。“社区是我家,我有义务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向清平笑呵呵地说。
“几乎每场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她不仅自己热衷社区大小志愿服务,还发动大学放假的孩子一起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大坪社区书记董晓艳说。
7月3日,大坪社区还联合大坪幼儿园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小手印·大爱心”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5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连日来,大坪社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结合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在未成年教育中的作用。
“‘积分制’的实施,让志愿者有了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平台,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大坪社区书记董晓艳说。
“小积分”聚集社区治理力量
以“积分制”为载体,巴东县志愿服务激发出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汇聚起辖区内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
5月8日,巴东县溪丘湾乡举办“茶乡花开·浪漫溪丘”第二届茶文化艺术节暨首届玫瑰花节。辖区内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及巴东县鑫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等踊跃报名提供志愿服务,担负起活动地点场地卫生清扫、秩序维护等任务。
8月16日,G348巴东县城至高铁站快速通道正式开通运营。运营前一个月,巴东县鑫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10余名志愿者就早早地在志愿者微信群里报了名。
G348快速通道运营当天,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以饱满地热情为乘客及游客提供引导、搬运行李、咨询等服务。
“志愿者的加入,使得村(社区)在活动举办、开学护学、优化营商环境、邻里矛盾调解、社区环境整治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巴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巴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分制’一举多得,村(居)民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或服务,提升了参与感和满意度;社会组织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制获得更多展示自身的机会;辖区单位通过积分制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治理质效提升,与社区的关系更为密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由此形成。”(文/图 邓雅君、谭建华、向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