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空中草莓园务工。记者 陈璋摄
近日,记者走进南昌县、安义县的乡村,只见处处风景秀美、产业兴旺。从广袤田园中的特色小镇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南昌市以产业为抓手,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助力乡村振兴。
“三江萝卜腌菜色泽金黄、鲜香可口……”11月14日,在南昌县三江镇后万古村秀挹三江腌菜博物馆内,南昌秀挹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祥云正为游客讲解当地萝卜腌菜的传统制作工艺。
2016年,在北京奋斗了十几年的袁祥云回到家乡创办公司,注册了腌菜品牌——秀挹三江。“我们通过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将秀挹三江萝卜腌菜传统制作技艺完善为9个工艺、18道程序。”袁祥云介绍,如今,秀挹三江萝卜腌菜已入选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在2021年获评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企业做强做大,袁祥云采取“公司+商标+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一是吸纳周边农户在基地工作,解决就业,二是带动农户种植萝卜菜,每户年均增收3万元。”袁祥云说,去年,公司产品还出口至美国的50余家超市,打开了海外市场。
11月15日,在安义县乔乐乡社坑村花果山金果小镇内的空中草莓园,只见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在悬空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们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精准施肥、浇水,有效减轻了植株病虫害。‘空中草莓’不仅节约人力,还方便采摘。”江西泰晟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俊辰介绍,去年公司打造了5亩空中草莓园,产量达到2万公斤。除了供游客采摘,还会供给超市,平均每公斤售价100元。
在离草莓园不远处的千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该基地种植的黄心猕猴桃在10月初上市,今年国庆期间,金果小镇举办了“金果采摘节”,每天都有数千人前来体验。
“我住在隔壁村,每天早上骑电动自行车10分钟就能到基地上班,月收入有3000元。”正在基地采摘猕猴桃的邓火香告诉记者,在基地做工比较灵活,农忙时可以请假,等忙完农事再来做工,日子很充实。
“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对接农业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6家,除了带动就业,还引领周边1800余户农户发展水果种植,实现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范俊辰说。
南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南昌市着力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一是大力扶持各类经营主体1884个、产业基地484个,出台了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23条具体举措,带动6125户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年增收超3600元。二是积极稳住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基本盘,大力推广企业下单、培训机构接单、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式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建设42个帮扶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2700余个,让更多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记者 陈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