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逐步降低,鄱阳湖陆续飞来大批越冬候鸟。这可把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鄱保局)大汊湖保护管理站站长黄锦波忙坏了,他带领着职工,和当地森林公安、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一道,沿着湖区开展“鄱湖利剑”行动。
“鄱湖利剑”行动,即在鄱阳湖区开展越冬候鸟及其栖息地湿地保护专项行动,维护鄱阳湖生态安全和湖区社会稳定,保障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顺利召开。“鄱湖利剑”行动从2023年9月20日开始,到2024年6月30日结束,历时9个月,分为宣传发动、候鸟保护专项整治、保护候鸟栖息地和湿地环境专项整治、总结巩固四个阶段。
“上周我们到沿湖各村传达了候鸟保护精神、加密巡护频次。通过两轮排查,我们在湖区清理了30余个残余地笼,避免候鸟在水面栖息时被缠住脚腕。”黄锦波说,大汊湖保护管理站位于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西门村,守护着辖区97平方公里的湿地和每年近10万只越冬候鸟的安全,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面积最大、巡护路线最为复杂、巡护任务最为艰苦的一个站点。从这里开拖拉机到位于永修县的梅西湖、中湖池巡护来回一趟需要颠簸8个小时,到象湖巡护来回一趟需要在泥泞中行走2个多小时。他们克服湖区复杂的地貌条件,经常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地在寒风凛冽中巡护。
为加强“鄱湖利剑”行动组织协调,我省成立了专项行动协调小组,整合各地林业、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走村串户,张贴公告、标语、宣传画,散发宣传单、有奖举报卡、以案释法宣传册,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深入湖区腹地、农贸市场、餐馆酒店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打击非法猎捕、收购、携带、运输、食用、出售候鸟及其制品的各类违法行为。
“我们会联合公安等部门,在路口设卡排查以及不定期开展夜间行动,对涉嫌非法猎捕的重点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和整治。”鄱保局大湖池保护管理站站长张宗华刚刚参与了多项“鄱湖利剑”行动。他说,在泥泞中穿下水裤步行、在沼泽上开拖拉机颠簸、乘船劈波斩浪、摸黑蹲守在天寒地冻的湖区或交通要道……这是他们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大家只为形成“湖里巡、路上卡、市场搜、餐馆查”的全方位监管体系,确保鄱阳湖生态安全,细心呵护这湖清水。(全媒体记者杨碧玉)